背景
第一次做redis的数据迁移,使用rdb的方式(redis默认使用rdb方式持久化),记录一下。
备份
在需要迁移的redis输入SAVE
命令来生成最新的rdb文件(备份文件),目录可通过CONFIG GET dir
来查询。
旧服务器:
127.0.0.1:6379> SAVE
OK
127.0.0.1:6379> CONFIG GET dir
1) "dir"
2) "/usr/local/redis/data"
在目录/usr/local/redis/data
下就会生成一个dump.rdb
文件,将这个文件复制到新服务器。
恢复
需要先关闭redis,pkill redis
,然后前往redis配置文件,注意三个配置项:
appendonly no #这个是关闭AOF的备份方式,若为yes则不会恢复rdb文件
dbfilename dump.rdb #这个是备份文件的文件名
dir /usr/local/redis/data #这个是备份文件所在的文件夹
上面三个属性按照自己的情况修改,把旧服务器的备份文件dump.rdb
放在/usr/local/redis/data
里内,启动redis即可自动恢复。
# 启动redis
/usr/local/redis/bin/redis-server /usr/local/redis/etc/redis.conf
啰嗦两句
如果是新装的redis,前面提到的那三个redis配置项中,只有dir
需要修改,这个值默认是./
。
这有个坑,代表将启动时所在的路径设置为备份文件路径。
例如在/usr/local
路径下启动redis,会自动加载该路径下的dump.rdb
文件进行恢复,同时平常备份也会放在这里。
本文由 visionki 创作,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
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/出处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,转载前请务必署名
最后编辑时间为: Sep 26, 2020 at 05:15 am